貴州日報“讀者天地”版刊發(fā)《江口5萬公斤野生獼猴桃愁銷路》一文,反映江口、松桃等地野生獼猴桃銷售難,引起社會各方關注,騰訊、網易、人民網等多家媒體紛紛轉載,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反響。同時,也引起省地縣領導的高度重視,省委書記栗戰(zhàn)書和副省長祿智民在第一時間分別作出批示,要求對此事進行調查,并尋求解決辦法。9月29日,由省農委牽頭,相關單位成立調查組趕赴江口。
經過走訪調查,調查組得知,該縣野生獼猴桃有20余萬畝,年可采量為五六萬公斤。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梵凈山自然保護區(qū),因沒有受到工業(yè)污染,梵凈山周邊的野生獼猴桃品質相當好。由于保護區(qū)不允許人員顫自出入,有相當一部分野生獼猴桃得不到采摘。
這些野生獼猴桃生長在山上,且生長分散,大多攀附在杉樹等高樹上和懸崖峭壁上,采摘起來十分困難,甚至不安全,有危險,農民采摘費時費力,與外出務工、種植養(yǎng)殖相比較,凸顯不出優(yōu)勢;野生獼猴桃個頭大小不勻,外觀不規(guī)整,市場價格較低,野生獼猴桃在市場上與人工生產的價格沒有明顯區(qū)別,甚至賣不過人工栽培的獼猴桃價格;這種桃果季節(jié)性太強,如果沒有采取保護措施,采摘下來的果實三兩天就全部成熟了;主要是老百姓覺得反正是野生的,不采也不會減少損失。這里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,剩下的老人小孩無法開展采摘工作,大多數桃果就只能白白地爛在山里。
為了開發(fā)利用好這些野生獼猴桃資源,近日,江口縣相關部門與野生獼猴桃分布較廣的鄉(xiāng)鎮(zhèn)采取相應措施:一是向外加大媒體宣傳、推介,讓外地客商知曉本地資源,對內向群眾宣傳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進行保護性有序采摘;二是積極聯系縣城水果商戶采購,同時組織村民在縣城、中國土家第一村云舍、以及太平河漂流沿線擺攤出售,豐富旅游產品;三是積極申報項目,科學利用和開發(fā)野生獼猴桃資源,得到上級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,使野生獼猴桃源盡快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途徑。
報道發(fā)出后,不斷有貴陽、重慶、湖南等地的客商打電話到江口來洽談采購獼猴桃事宜。
10月4日,懿尚堂實業(yè)(上海)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先生看到報道后,親自與同事趕赴江口,到產地實地考察、試采。10月6日攜數十斤產品返回上海。10月9日,陳先生傳來消息:采自江口的獼猴桃營養(yǎng)非常豐富,味道非常棒!他們將與上海公益事業(yè)發(fā)展基金會共同研究,今年是讓獼猴桃鮮果走進上海都市的“序曲”,明年起將與產地聯系,大量采購,爭取讓這些野生獼猴桃“走出大山”,助農增收。
“我們的野生獼猴桃在媒體報道后,陸續(xù)有客商進入產地收購,雖然暫時還處于試收階段,量不是特別大,但畢竟有了開頭,今后我們就有信心了?!?0月19日,筆者再次來到獼猴桃盛產地官和鄉(xiāng)江溪屯村,村支書張林芳對筆者說。
“我因為有老人在家,不得外出打工,現在冬閑時上山采點獼猴桃,就在本地賣掉,方便多了,每斤1元,一天也要采個百來斤,不得多得少,不比打工差嘛?!苯痛搴彝痛迕窠M石維乾樂滋滋地說。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