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紅心獼猴桃嫁接把握好6點,達到96%以上成活率!
第一:接穗要消毒并妥善保存
按技術要求,在冬剪后收集的接穗應以50根一捆,做好品種標記,沙藏于背陰處。但有些果農為將接穗沙藏于向陽處,這樣容易提前萌芽,致使接芽作廢,不能使用。若要4月上旬嫁接,應將接穗在接芽萌動前及時將接穗轉入冷庫保存。如條件不具備者可將長接穗剪成小接穗,預先浸入農用鏈霉素溶液中消毒后,撈出控干水分,蠟封后存放于0℃—5℃的冰箱(柜)冷藏格保存?zhèn)溆谩?/p>
第二:嚴格掌握嫁接時間
獼猴桃春季嫁接,不論是高接換優(yōu)還是幼樹嫁接,要想達到高效成活率的目標,應選擇樹液流動之前或傷流期結束之后進行,避開樹體傷流期,只有這樣,才能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。應選擇的具體時期為:萌芽前(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,雨水—驚蟄);為了防止倒春寒和晚霜等不利因素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,最佳時期應選擇在萌芽后(4月上月開始,即清明至谷雨之間嫁接為宜)。
(幾年的實踐證明,晴朗天氣獼猴桃嫁接成活率高,陰雨天成活率低)
第三:選擇適宜的嫁接方法
獼猴桃大樹高接,宜用劈接和皮下腹接;幼樹嫁接宜選用舌接法和單芽腹接法。切記:接芽務必向陽,東、南、西面均可,最好是先將剪好的接穗融蠟封頂,然后再行嫁接。具體操作要點:找一小金屬容器,將蠟燭切成若干小節(jié)放入容器,將容器放在水盆里,再將水盆放在火爐或電磁爐上加熱熔化,然后逐一將接穗在蠟液里將頂端速蘸一下即可。
(本文配圖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(qū)獼猴桃苗嫁接照片)
第四:正確選擇嫁接部位
過去低位嫁接抗凍抗病力差,因此,現(xiàn)在應改為地面上1米—1.5米處高接。通過筆者多年觀察和實踐總結,高接不但可有效提高樹體抗性,而且還能促進嫁接苗早上架和早成形。
(幾年的實踐證明,晴朗天氣嫁接成活率高,陰雨天成活率低)
第五:牢記嫁接操作要點
1、砧木和接穗粗度一致或接近、粗度應在0.6厘米以上。
2、工具于使用前后用75%的酒精消毒,刀口鋒利切削面平滑,切面大小一致。
3、所有傷面都要保持清潔,無菌類感染。
(放好接穗之后,就開始綁扎嫁接膜)
4、盡量使所有形成層對準,緊密接觸,如果砧、穗粗度不一致,可保持一邊的形成層對齊。接穗(芽)基部和砧木切口要接觸緊密,不留縫隙。
5、要綁扎嚴密,不讓傷口接觸外界水分和空氣。
6、技術熟練,操作快,傷口暴露時間短。
(放好接穗之后,就開始綁扎嫁接膜)
第六: 加強嫁接后管理
對于墑情不足的應及時澆水。如果在日平均氣溫10℃—15℃的春分節(jié)氣以前嫁接的,因低溫影響傷口愈合,可隨接隨套一小塑膜袋用以保暖防寒,促進愈合。勤檢查勤抹接口以下萌芽。樹立桿或吊布條培養(yǎng)直立主干防風害。當新梢長到50—60厘米及時解綁。當新梢打彎時注意摘心。
(冬季最低溫度在零下五度的地方可以額外加個紙袋,避免低溫凍害,不要用塑料袋)
▲獼猴桃苗

評論